2020-11-10 09:41 中国青年网作者:文/虞子期冥界?冥王星?这似乎存在了一些关联,这名字确实听起来比较有味道,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“天外天”?当然这里开了一个小玩笑,冥王星就是正常的矮行星,只是离我们地球比较远,所以很多人将冥王星想得比较“可怕”,可能
原题目:“玉兔二号”又醒了,带来月球后头一个大发现
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1月10日电(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)记者从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央获悉,在遥远的月球后头,嫦娥四号着陆器和“玉兔二号”月球车划分于11月10日3时12分和11月9日10时17分竣事月夜休眠,受光照自主叫醒,迎来第24月昼。停止现在,嫦娥四号已顺遂事情677个地球日。

(嫦娥四号巡视路径图)
基于探测点全景相机拼接影像、DOM影像等数据情形,“玉兔二号”月球车将在第24月昼时代继续向西北偏向行驶,目的为玄武岩偏向或反射率较高的撞击坑区域。
在接近月中午,“玉兔二号”月球车设计举行至少1次全景相机环拍,红外成像光谱仪、中性原子探测仪、测月雷达开展同步探测。

(玉兔二号去往最近反射率较亮的撞击坑——紫色圆圈区域,红圈为岩块位置)
随着“玉兔二号”月球车向西北偏向不停前行,嫦娥四号焦点团队科学家行使传回的第一手数据,连续产出科学功效。
科学团队近期揭晓在SCI期刊《Science China Information Sciences》上的一篇文章中指出:南极-艾特肯盆地形成时的撞击很可能穿透月壳,撞击出月球深部物质。

自轨道卫星实现对月球后头的遥感观察以来,大量研究展现南极-艾特肯盆地底部存在镁铁质异常,相比返回样品以及月球陨石,也有着差别的化学特征。嫦娥四号通过对南极-艾特肯盆地撞击坑底部溅射物层的探测,发现该区域镁铁质矿物特征与遥感数据相似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
不代表本站许昌瑾尚添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资讯网的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评论